味精会致癌?味精的这些小知识,你应该知道
2019-09-26

网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:想要煮菜煮得好,一把味精少不了。

食用菜肴时,追求味道的鲜美是很多吃货的第一选择。有时食材不够新鲜,又想追求菜肴鲜美,那只能用到传说中的魔法调料—味精。在味精致癌说法未流行开来之前,很多人做饭都会下味精来给菜肴提鲜。



一把味精放进菜里,鲜味瞬间就上来了,一道菜可以干掉三碗饭。不过,自从味精致癌说法流行开来,大家渐渐变得很少使用味精,转而使用鸡精、蘑菇精等调料来为菜肴提鲜。

为什么会有味精会致癌的说法诞生?我们还得从味精究竟是什么开始说起。

味精究竟是何物?

味精的诞生得追溯到1908年,日本人从海带中提取出谷氨酸钠,发现能为菜肴提鲜,开始批量生产。不久之后,传入中国并命名为味精。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,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取制成。

而网上盛传味精加热到120°C时会产生焦谷氨酸钠,此物质为致癌物,那事实是什么。

味精致癌,到底是真是假?

焦谷氨酸钠是传说中味精致癌的罪魁祸首,其实焦谷氨酸钠并不会致癌,但味精会失去提鲜的功能,所以才会建议大家在出锅前放味精。

而大家由于害怕味精致癌,转为使用鸡精、蘑菇精等,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。

鸡精、味精都是一家

鸡精是复合调味料,成分较为复杂,以谷氨酸钠为主要原料,含有淀粉、糖以及其他香料,比起味精更鲜更香。鸡精跟味精没有本质上的区别,主要成分都为谷氨酸钠,只是味道相较之更为丰富,两者都能提鲜。

简单粗暴来说,鸡精可以说是味精加其他东西得来的产品。你看兜兜转转,最后还是用了味精。

虽然味精不会致癌,但是使用上还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
用味精,注意这两点

出锅前放

味精加热久会失去鲜味,所以建议等到出锅前再放味精,能最大程度上给菜肴提鲜。

适量吃味精

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的钠盐,而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钠最好不超过1200毫克,所以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味精量不超过2克。